《化學化工實驗室安全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發布
12月30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發布公告稱,批準發布《化學化工實驗室安全管理規范》(T/CCSAS005-2019)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該《標準》將于2020年2月1日開始實施,是國內首個關于化學化工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團體標準。
《標準》由天津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等單位共同編制,內容包括化學化工實驗室的人員管理、化學品管理、儀器/設備管理、設施管理、環境管理、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與管控、應急管理等;適用于涉及化學化工實驗的實驗室(不含中試規模的實驗室或工廠),包括高等院校實驗室、科研院所實驗室、企業實驗室(含化驗室)、公共實驗平臺等。其他涉及化學品的實驗室也可參照執行。
《標準》主要起草人表示,編制目的是引導化學化工實驗室建立規范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指導化學化工實驗室正確開展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率;通過危害辨識和風險評估進行事前預防和控制,提升化學化工實驗室本質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實驗室安全事故。
據介紹,在現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標準的基礎上,該《標準》還借鑒了國外先進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經驗以及相關的管理體系,對實驗室化學品進行量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盤點近年高校化學實驗室事件
2006年3月15日凌晨左右,復旦大學化學西樓一實驗室內突發爆炸,放置室內的試管、容器等相繼發生連鎖爆炸,所幸未釀成人員傷亡。
2008年7月11日10時許,云南大學北院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樓510實驗室,一名臨近畢業的博士生在做實驗時發生化學爆炸,該名博士生被嚴重炸傷。
2009年4月7日19時34分,位于蘭州大學化學實驗室515發生氨氣泄漏。
2011年4月14日15時45分,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第一實驗樓B座103化工學院一實驗室,3名學生在做常壓流化床包衣實驗,實驗物料意外爆炸,導致3名學生受傷。
2011年12月7日上午11點左右,南開大學一名女生在做化學實驗時發生了意外,手部嚴重受傷。
2013年4月30日上午9點左右,南京理工大學校內一廢棄實驗室拆遷施工發生意外爆炸,現場施工的4名工人2名重傷,2名輕傷,其中1名重傷人員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2014年12月4日中午11時左右,江蘇省常州工程學院合一樓化工系頂樓實驗室發生爆炸,現場一片狼藉,傷亡不詳。
2015年4月5日中午,位于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致5人受傷,1人搶救無效死亡。
2015年4月29日上午,安徽省淮北礦務局朱仙莊礦中學的實驗室突然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教師受傷。
2015年12月18日10點,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室發生一起爆炸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實驗室內使用氫氣做化學實驗時發生爆炸,后被確認身亡。
2015年6月17日下午16:30分左右,蘇州大學物理樓二樓實驗室在處理鋰塊時發生爆炸,蘇州消防調集7輛消防車參與救援,無人員受傷。
2016年1月10日中午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大廈一間實驗室內又突然著起了火。不過幸運的是,現場無人員傷亡。
2016年9月21日,位于松江大學園區的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一名學生受輕微擦傷,暫無教師受傷。

爆炸事故的預防與急救
爆炸的毀壞力極大,危害十分嚴重,瞬間殃及人身安全。必須引起思想上足夠的重視,為預防爆炸事故發生,必須遵守以下幾點:
(1)凡是有爆炸危險的實驗,必須遵守實驗教材中的指導,并應安排在專門防爆設施(或通風框)中進行。
(2)高壓實驗必須在遠離人群的實驗室中進行。
(3)在做高壓、減壓實驗時,應使用防護屏或防爆面罩。
(4)絕不允許隨意混合各種化學藥品,例如:高錳酸鉀和甘油。
(5)在點燃氫氣、CO等易燃氣體之前,必須先檢查并確保純度。銀氨溶液不能留存。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都會發生爆炸。
(6)鉀、鈉應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時用鑷子。一些易燃的有機溶劑,要遠離明火,用后立即蓋好瓶塞。
如果發生爆炸事故,首先將受傷人員撤離現場,送往醫院急救,同時立即切斷電源,關閉煤氣和水龍頭,并迅速清理現場以防引發其它著火中毒等事故。如已引發了其它事故,則按相應辦法處理。
實驗室安全防護解決方案
作為實驗室綜合方案服務商,我司可提供實驗室安全防護成套解決方案,包含工業安全領域產品;實驗室安全領域產品;辦公領域安全產品。防火、防爆安全存儲產品包含了室外化學品防爆倉庫、智能型毒害品柜、酸堿儲存柜、二次防泄漏盛漏托盤、毒麻藥品柜、工業安全柜、智能凈氣型安全柜、防火防磁柜、防磁防潮柜、電磁屏蔽機柜、凈氣型儲藥柜、無管道通風櫥、防爆冰箱等。







每一個生命隕落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不幸和眼淚。時刻保持警惕性,生命安全無小事!